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厦门教务系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厦门教务系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厦大的开放时间?
8:00-22:00
1.开放教室:
思明校区:庄汉水楼(南强二)1楼,学生公寓教学楼1楼与2楼;
翔安校区:学武楼(1号楼)A区。
庄汉水楼(南强二)、学生公寓教学楼及学武楼(1号楼)暂定开放以上教室,寒***期间将根据使用教室人数动态调整逐层开放。
2.开放时间:8:00-22:00。
如何看待“中国在校大学生有70%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这一说法?
放在以前,一个村能出个大学生都状元一样,村门口都挂红彩,放鞭炮迎接。以前是农村有些家里条件不允许,成分关系,能考上不一定能给读,打工都靠拿工分的,能念完小学就不错,识几个大字就很好了。现社会吗,家里条件经济好,只要读书好,想念大学,基本不难培养,家里都支持念大学。就怕自己孩子没出息,书不想读,出社会混混,中途弃学,要么自己不想念书了。现在家庭大学生都是普遍的,只有想念大学,和不想念大学的考虑了,以前想念都没那个条件经济读,所以,当今大学生很多家庭观念都变了,百分70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指那些想上大学,一个家庭出一个大学生。而是想读和不想读
我还是比较同意这个观点,70%这个数字是否精确还有待考究,具体如下:
第一,之前不论是子女有多少,都很难有条件或有机会读大学。一般情况下,农村家长为了减轻压力,读完小学或初中,就让打工去了。年龄稍大一点的子女通过打工挣钱,在帮扶年龄捎小的弟弟妹妹上学。
第二,大学的扩招***,也是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命水平提高逐渐发展的。现在,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再加上国家助学***政策的扶持,即使贫困家庭学生基本上也都有一个孩子能有机会读大学。
第三,进入21世纪,大学的进一步扩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另外,职业技术学校,也推出了3+2等模式,让中专生有读大学的机会。
综上,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能够有机会让品学兼优的学生有读大学的机会;大学的扩招***以及奖助学金、国家助学***政策,也让贫困学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从而,中国在校大学生有70%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
“中国在校大学生有70%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具体数据有待考证。
一、现在大学生父母一代上大学非常难。试想一下,现在在校大学生基本是九零末和零零初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都是七零后,也就是我这个年纪,我们参加高考大概在88年至92年之间。那时大学还是精英教育,录取率非常低,不说大学,就是能读到高中,都是非常不容易了。
特别是在农村,考大学是非常难的。以我自己亲身经历来看,首先真正能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经历层层淘汰后,只有15%左右的适龄人能上高中。而考大学就更难了,只有适龄人口的3%左右的人能上大学。我们村是一个近2000村民的大村,自从恢复高考以后,直到1985年我姐考上大学才出第一个大学生。之后又到1990年我考上大学时,才出第二个大学生,由此可见当年考大学的不容易。
二、现在上大学的门槛比较低了。自从1999年扩招以后,上大学的门槛一年比一年低。现在基本上大学录取率可达到高考人数80%以上,占适龄人口的40%左右。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是当年考上了大学(包括本科、专科和中专)的,其子女长大后上大学的可能性在90%以上吧。当年考上大学的父母每年在60万左右,就算父母只有一方是大学生,那么子女上大学的人数不过100万左右。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爷爷辈有可能是大学生,而父母可能不是大学生,那么这些孩子也不能算是第一代大学生。而现在每年大学录取人数在800万左右,所以其实在校大学生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的比例可能高于70%。这其实从某种角度也证明了现在大学是普及教育,整个人口素质提高了。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现在社会的竞争更加激烈了,不能仅仅只上一个专科就行,得考虑考一个985或211大学,这样才更有竞争力。同时也有更多的同学考研读博,一样的道理,研究生现在招生规模比当年考大学时的招生规模还大。研究生的稀缺程度跟当年大学生差不多。
你们家的大学生是第一代大学生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对于广大基层民众来说,应该是的。那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来说,家里有大学生的,都是家里第一个。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的,甚至还没有。一部分家长是中专、大专学历。尤其在县城,四十多岁的人,大学本科学历还是比较少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厦门教务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厦门教务系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