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定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定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录取分数线是根据什么定的?
录取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全省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确定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
国家规定了录取要求占比例计算,如果整体考的高,分数线就会高,整体考的低了分数线就低,但是不会影响招生数量。
1、最低线。
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划定,由于条件各异,分数线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100分。
各地确定分数线的办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当年招生***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数划定,多数是***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
2、投档线。
投档分数线又称院校调档分数线,一般是按招生***数1:1.2以内的比例投档确定。
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数确定的,每年都会不同。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别,有的院校在一个省(市)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可能较低。
这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的多少决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
学校最低分数线怎么定?
应该是根据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和学校招生***及全国的分数段来确定。大学培训学生必须要满负荷运行,往往报考的考生人数要大于招生***,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让学校有选择的余地。
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如何确定?
制定办法是根据当年省参考人总数与全省高校招收总体人数之间的差,在某位考生处的成绩,就是当年的最低投档线。
比如,全省参考共计256300个,高校有146800***个学位,在第146800的位置上,该同学是528分,那么,这就是最低投档线
1、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确定,是由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根据高校招生***、考生人数、成绩分布,按照一定比例所确定的院校录取最低分数。
2、高校最低投档分数是一样的,但各个院校实际录取的最低分数线是不一样的。
高校是如何确定投档分数线的?
首先,省教育厅先划定一本线、二本线及专科线。然后,按照学生所填报的志愿按分数的高低有高到低进行排序,高校按照其学校的***招生人数按照1:1.2的比例进行投档划定一个分数线。这个分数线就是投档线。一般情况下,挂了投档线才有可能被录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定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定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