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好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高考填报志愿的好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建议现在问这个问题的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快请专业中介机构帮助。理由是,一,如果自已没时间研究,身边又没有近几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可咨询,可以省事,同时又能清楚填报志愿中一些坑。二,中介机构可以提供拟报院校录取的各专业分数(报专业是非常重要)。三,考虑以后的就业问题,要在人脉可助的行业选专业。四,地域不同录取分数差异也很大。可以根据模考成绩确定大学。五,拟报香港一些大学的学生已经开始网上申报了,也有各别不用面试大学是在提前批一栏填报,这样大学一但录取会提前电话通知。六,考生的省排名非常重要,对快速选择院校范围有指导性做用,重点是600分数段以上近三年的人数变化情况。
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结合各高校具体办学情况和招生政策进行定位,选择。需要坚持三大基本原则。
一是兴趣原则,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要尽可能了解、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职业,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有的学生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进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被录取的学校、专业,有的只有硬着头皮坚持,有的则选择退学复读,如果能多一些对自己的认识、了解,可减少填报志愿的遗憾。2013年的辽宁文科状元去了港大,一个月后就选择休学复读,这是需要其他考生引以为鉴的。
二是实力原则,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高考填报志愿要用全省名次进行定位,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学校范围内选择。有的考生想进好的大学,到发达地区,但分数达不到,这就要在地域、学校、专业方面做出取舍。
相对而言,如果本科毕业后就想直接就业,可以选择发达地区的一般本科院校,而想考研、进一步深造,则可选择不发达地区办学实力更强的大学(如211院校)。如果考生成绩在一本线以上,没有明确的专业兴趣,那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以更好的学校为原则,因为一本院校办学层次、实力相差较大,且重点大学以能力培养为主,近年来在推进通识教育,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如果考生的实力在二本范围,那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以选择特色专业为主,因为这些院校都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人才,应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即一本选学校,二本(地方本科院校)选专业。
三是政策原则,要吃透各地和各高校的具体招生录取政策,包括高校投档、录取规则,大学的奖学金政策、助学金政策、人才培养政策、换专业政策等等。了解政策,可避免出现填报志愿的常识性错误,诸如有的学生错误定位学校,有的考生不清楚院校平行志愿还有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不清楚拉开平行志愿的梯度,错过征求平行志愿机会,等等。
感谢邀请。怎样报志愿最稳妥?我仅从填志愿的技术操作上简单回答:
高考试题难度系数不同,不同年份的高考分数之间没有可比性。从全省排名的角度来定位你适宜报考的学校、专业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每年二、结合多年数据综合分析。建议至少参考3年以上历史数据,招生人数、录取线均较稳定的院校参考3-5年数据即可;对于录取线波动较大的高校,要延长参考的年份,并充分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对分数线波动的影响。
四、院校志愿、专业志愿均要有合理梯度。平衡好学校、专业的关系,注重专业者不适宜冲一冲;要冲学校的必须做好防范调剂的措施(在专业选择上主动保底),并有被调剂专业的心理准备。
五、合理运用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如果成绩适合报考多个批次,且侧重点在后续批次(如刚过一本线,一、二本均报考,但主要机会在二本)的考生,前面的批次可以不服从调剂,但保底的批次应尽量服从专业调剂。冲一冲的院校必须服从调剂。
六、了解高校招生章程,主动规避退档风险。高校招生章程中有关于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特殊要求的说明,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考生,要主动规避相关院校、专业。
以上是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领,实际填报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事项很多,后续继续分享。我是从事高考志愿分析、指导的梁老师,欢迎大家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填报志愿的好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好方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